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知识更迭迅速、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已成为职场人士的必经之路。8月12日—1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主办的“第二期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暨行政、文秘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犹如一场知识盛宴,吸引了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近60名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专业素能提升之旅。
明晰使命 砥砺前行
举办此次培训班并非偶然之举。自2018年5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成功举办第一期培训班以来,行业对办公室人员专业素养提升的需求呼声不断。本期培训旨在针对各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尤其是年轻同志,通过系统化培养,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其业务综合素养与核心能力,最终实现办公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社长、总编何水金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在开班仪式上,《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社长、总编何水金指出,办公室于各单位组织而言,恰似中枢神经,辅助领导管理、统筹协调各方、提供综合服务,其地位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企业发展全局。办公室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工作作风,恰似一面镜子,不仅直观反映各单位的精气神与管理水平,更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单位的工作效率与发展质量。
何水金说,他凭借20多年来丰富的新闻宣传工作经历,以及高频次深入企业车间与厂矿调研,与众多企业办公室工作者尤其是办公室主任密切接触的经验,凝练出办公室工作的四大显著特点:一是“重”,办公室地位关键,责任重大;二是“苦”,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加点是常态;三是“杂”,大到战略规划的辅助,小至日常琐碎事务,无一不包;四是“难”,需协调各方利益,事无巨细,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开展办公室工作,不仅要有“铁肩担道义”的高度责任与担当,更需具备“四两拨千斤”的大智慧,超强的沟通、组织、动员、协调能力及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时刻保持高效率工作、高水平服务的状态。
何水金为学员们提出3点宝贵建议:一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如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般坚定不移;二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践行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态度对待知识与工作;三是注重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为单位发展注入新活力。
博采众长 满载而归
为期3天的培训,堪称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白延庆(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一级作家)、张相林(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刘畅(人民网·人民数据中心总编辑)、杨群欢(全国商务秘书与行政助理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文秘专业学科带头人)、韩君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教学督导、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登台授课。他们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笔,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墨,为学员们勾勒出办公室工作的全景图。
从办公室工作规范及材料写作的精雕细琢,到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从行政事务处理技巧的抽丝剥茧,到文秘写作要点的细致入微;从突发事件舆情处理的应对策略,到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规范与档案管理的严谨有序,每一堂课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盲区。
专家们精心准备的课件,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生动鲜活的案例穿插其中,让原本晦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从办公室的日常管理,这个看似平凡却蕴含无限智慧的领域,到重要会议组织协调这一考验综合能力的舞台;从行政公文规范写作的严谨要求,到信息、舆情处理的高效方法,每一个知识点都凝聚着专家们的心血与智慧,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学员们如获至宝,纷纷感慨学到了实实在在的高含金量“干货”。
这段充实的学习之旅,不仅为学员们带来了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更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本次培训班无疑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办公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为进一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